家乡的竹子在南方,有村庄的地方,必有几篷竹子,甚至有一片竹林。有几篷竹子,村庄就显得清雅不俗。竹子对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讲太普通不过了,在我们老家几乎家家都有竹园,户户都有竹林,一抬头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苍翠茂盛的竹子。 在我们老家,以前农村的生活离不开竹子。很多农具都是竹子做出来的,几乎家家户户的墙头上,犄角旮旯里都堆放着各种竹篾编织的篾帽斗笠、粪箕、筲箕、筛子、鸟笼、鱼罩、筷笼子等。在我的童年记忆里,每天的生活更是离不开竹子:那竹篾编织的背篓,可以背柴草,粮食,蔬菜,粪草;收获庄稼的工具,竹篮子,挑箩,是竹篾编织的;晾晒抽打小麦蚕豆油菜的连枷是竹竿做的;洗锅用的洗锅帚、洗锅把,是用竹枝扎成的。放在灶房里煽火用的火扇,撇米,洗菜用的筲箕,是用竹篾编织的;甚至连煮饭,灶膛锅洞里烧的也是竹枝和竹叶。就是现在,我们吃饭的筷子是竹子做的,每天用的餐巾纸、卫生纸有很多是竹子做的,笔记本、作业本、各种书籍用的纸张,也都是竹木山草做的。这些竹子的产品,都有一股竹子特有的淡淡的清香,让人爱不释手。 童年,妈妈缝绱鞋子,喜欢在布鞋底子里缝上一摞竹笋壳。每年落竹笋壳的时候,我和妈妈都喜欢到村外的竹林里拾取竹笋壳。我们背着一只竹篾背篓,捡拾竹笋壳就像捡拾一艘艘小船一样。雨天布鞋容易吸水沾泥,在鞋底里缝绱厚厚一摞竹笋壳,竹笋壳厚实而又滤水,雨季就不太容易弄湿鞋子,而且冬季又很暖脚。 雨季出门,大人们去庄稼地里干活,都戴着一顶竹篾帽或竹斗笠。小时候的我喜欢跟着小舅,在深夜里,提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竹笼子,到河流边水沟里捞鱼。那时的捕鱼笼,各种各样,奇形怪状。有些中间细,两头大,有些中间有倒刺,鱼儿游进去了,就难以逃出来。我也曾常常与父亲一起,在亮汪汪的晚上,提着竹篾编织的大鱼罩、鱼罾,背着竹篾编织的盛鱼竹箩,到河边,到坝塘边、水田里,去罩鱼。被水淹没的稻谷田里,泼喇喇泼喇喇,一片欢快声,尽是鱼儿们开心嬉戏觅食的声音。不用多久,我们就会罩到许多条大草鱼。鱼罩的顶上是开口的,罩到了鱼,父亲就伸手下去摸鱼,我也欣喜地争着去摸,摸到了鱼,抓出来,放进背上的竹箩里。 |